English

应束意难收 不了情未断

1999-05-21 来源:光明日报 钱中文 我有话说

无锡高燮初先生的《不了情话录》,前几年只是几十则,油印刊发。其后先生续写,一发而不可收拾,在《吴文化博览》不断发表出来,我就是一个忠实的读者。这次结集出版,我又重读了一遍,心潮如涌,不可不说些感想。

如今去无锡游览的人,常常会听到一句介绍:“南有三国城,北有吴文苑”。这“三国城”由中央电视台出资,无锡市提供地皮,在荒山湖滩间,为拍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共同建成,电视剧完成,三国城留下。

可是,何谓“吴文苑”?这吴文苑就是吴文化公园,亦名“吴文化博览苑”,和附属的吴学研究所是在无锡北乡的西高山上耸然而立的一座辉煌的文化城。它是一道具有浓郁文化气氛的风景线,更是一块文化建设的丰碑!

原来这西高山是一座3华里长、30多公尺高的荒山,巨石乱堆,杂草丛生,几十年来的破坏,使得山上的破庙残庵,荡然无存。1984年3位退休的乡村教员,体认到国家人民长期受到列强欺凌,就在一个穷字上,物质上穷,更主要是文化的贫困。现今老百姓开始富裕起来,“富则思乐”,但还应“富而思文”。于是这几个无权、无势、无钱的老汉,不受金钱大潮的裹挟,一心只想发挥暮年的余辉,企图以乡情、国情来唤醒国魂,借700亩荒山,建立一座展现我中华文化魅力的文化城。

15年过去了,老汉们竟是“心想事成”!先是使西高山变成了一座休闲性的园林,建起了松石园;继而更上一个台阶,亮出了“吴文化公园”的招牌,建成了模拟的“古吴村”,一批具有浓郁吴地风格的明、清复原古建筑群,青砖粉墙,沿山而建,错落有致,连以曲折长廊,洋溢着浓郁的吴地风情特色。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这座极富民族特色的建筑群里,竟还挂起了“吴学研究所”的学府招牌,聘请了许多研究或关心吴文化的专家、学者为特约研究人员,经过多年努力,竟成了我国唯一的一个民间学术基地。这个基地以吴文化为中心,突破了原有的吴文化的理论框架,推出了新的理论体系,并且多次召开了高层次学术讨论会,出版了多卷有较高质量的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集,组织了吴地专家撰写了多辑“吴文化知识丛书”。办起了吴地方志楼,万卷楼,成为吴文化文献的咨询基地,培育学者的创作休闲基地。这还不算,吴文化公园还要“更上一层楼”,一座构思精巧、规模宏大的“龙头阁”正在兴建之中。

几位老人,在燮初先生带领下,一无公款,二不集资,三不借款,何以竟能在15年间,营造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文化城、休闲园?这就是燮初先生所说的“不了情”。这“不了情”是赤诚的爱国之心,是奉献的爱乡之情。人们退休下来,安度晚年,自成归宿,可对燮初先生来说,这食土饮水之情,竟使他“应束意难收,不了情未断”,在众人休闲或奔钱求富之时,他却去搞人家忘却之事,办“吴文化博览苑”。

这“不了情”是“人生是予,不是取”,这不是什么现代的政治口号,而是历来圣贤烈士、凡夫俗子做人的最基本行为准则,先予后取,自古皆然。

在现今的金钱社会,无钱而要办成件事,可说举步维艰。先生凭了“不了情结”,就能忍辱负重,出外托钵化缘,遭人讥评,听人漫骂,还得上门赔笑,甘自受辱。但先生的“不了情”使其忘却荣辱得失,“顽如石,蠢如牛,赞我骂我,浑然不解……我以真性情,我以赤诚心,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无怨无悔,立愿结缘,这就是我的明心见性”。

如今吴文化博览苑,已成为无锡的文化胜境,而且被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被邀参加国际民俗研讨会,其声誉已远播西欧、北美,甚至已引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注意。我们看到,在民间,其实不乏有识之士乃至身怀雄才大略之人,他们既有出类拔萃的思想,又怀实干的谋略;他们坚韧不拔,说到做到,所谓“心想事成”,实靠学问、精明、坚韧、劳碌磨炼而成。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